黨的十九大報告做出了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部署,明確提出“要堅持按勞分配原則,完善按要素分配的體制機制,促進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國務院提出了“以增強國有企業活力、提升國有企業效率為中心,建立健全與勞動力市場基本適應、與國有企業經濟效益和勞動生產率掛鉤的工資決定和正常增長機制,完善國有企業工資分配監管體制”的改革意見,國有企業工資總額管理進入了持續深化新階段。
去年以來,陜鋼集團大力推進上下貫通的工資總額備案制、推進全覆蓋的經理層任期制契約化管理。確立了以效益為導向,以“雙目標、雙掛鉤,四類層”為核心的工資機制,并組織各級董事會和經理層簽訂了崗位聘任協議,與總經理簽訂了任期和年度業績責任書,總經理和經理層各成員簽訂了任期和年度業績責任書,實現了經理層任期制契約化管理全覆蓋。市場化經營機制和工資總額決定、增長機制助力企業穩增長、激發企業干部職工積極性的作用日益凸顯。
實施工資總額備案制,進一步激發企業和員工創新活力。通過工資總額備案制改革,建立起與效率效益緊密聯動的工資決定機制,推動考核和激勵模式雙升級,健全市場化壓力與動力傳導機制,不斷推動組織規范設立、獨立運作,探索適合現代企業治理方式的管理模式、制度流程,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建立工效掛鉤的工資總額決定機制,以直接、透明、可量化原則為導向,將組織效益、職工利益與公司整體利益緊密結合起來。去“行政化”迎“市場化”、從“管數額”轉為“管機制”、從“要工資”變為“掙工資”,進一步激勵公司自上而下進行創新改革,激發企業創新活力,激勵職工業績突破、實現自我價值,推動公司業績與個人收入雙增長正向循環。
實行干部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全覆蓋,激發各層各級內生動力。推進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全面落地,要建立從上到下的目標體系管理,將年度戰略目標和生產經營目標由上到下分層分級全部納入經理層的業績考核指標,下級單位的指標支撐上級經理層的指標完成。要以目標為引領、以問題為導向,層層分解目標任務,形成“表單式”管理,層層傳導壓力,變壓力為動能,點燃中層及關鍵群體激情,釋放改革活力。要強化以效益為中心的考核導向,分層、分級進行管理,實行年度、任期考核機制,構建經營業績考核、綜合管理和專業管理為一體的績效考核體系,進一步明確目標、夯實責任,實現崗、責、權、效、利的匹配,形成干得好就激勵,干不好就調整的“強激勵、硬約束”管理機制,激發各經營單位的內生動力和活力。
嚴落實工資總額分層分類考核互不穿層的管理體系,形成干事創業良好氛圍。“嚴格四類層”是工資總額備案制的內控原則,要對內部工資分配實行分類分層分級考核,且堅持各層各級互不穿透原則,以干事為導向,以實績為標準,不搞平衡照顧“大鍋飯”,進一步激發全員干事創業活力,實現多干多得,少干少得,不干不得,讓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職工不斷涌現,形成良好的干事氛圍。要執行好員工分級測評,不斷完善薪酬分配及獎罰分明的激勵約束機制,做到崗、責、權、效、利的匹配,激發全員崗位熱情,提升全員使命感、危機感、責任感,形成人人肩上有指標,個個心中有責任的盡心盡力、持續奮斗的爭先恐后的全員奮斗氛圍,以促進各項重點工作落實,為集團公司生產經營保駕護航,推動企業改革發展事業不斷前進。
聚焦公司戰略,強化正向激勵。頂層設計的優化,配套體系建設的推進,在強激勵、硬約束機制引導下,集團公司全面激勵約束體系、業績貢獻導向的收入分配機制、差異化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將逐步健全完善,通過工資總額備案制改革,加大收入分配市場化導向,優化薪酬激勵與約束機制,將進一步激發企業發展新動能,充分激發和調動全體職工積極性、創新性,全力推進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劉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