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排水,后清淤泥,晏華你沒穿雨靴,來我來...”配3#皮帶正在搶修中,唐安軍戴著一頂顯眼的黃色安全帽,趟著積水蜷縮著身子進入狹窄的皮帶機下方……
這樣的場景在漢鋼公司燒結廠配料車間無數次的上演,唐安軍的身影也成為了生產和檢修現場的一道標桿。
2011年4月,25歲的唐安軍來到漢鋼公司燒結廠,成為了一名普通的配料主操。來到漢鋼工作的第一天,唐安軍就將“辦法總比困難多”這句話刻在了心里,時刻提醒自己。“剛來燒結的時候,我給自己定的目標就是對自己區域內的所有的設備性能做到了如指掌。”為了把每一個設備的開停機吃準摸透,投產前的每次試機,唐安軍都沖在最前面,聯系主控人員申請開機、報告現場開機條件、送信號燈、開停皮帶……在一次次的送信號、開停機、收信號的過程中給自己假設問題:“如果開機時突遇無法啟動,或者按鈕不作用,應該怎么辦?”就這樣一次次地假設,一次次地思考,一次次的實踐,他迅速在一眾新人中脫穎而出。
2014年,唐安軍被提拔為配料班長,同年,獲得分廠“技術操作能手”稱號。這些都讓他更加干勁十足。他經常說,“干一行愛一行,愛愛工作才能把工作干好,干出了成績自然就會更加熱愛。”
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擔任班長以后,在班組建設和安全生產工作,他費盡心思,在班組內部開展“親情促安”活動,每周走訪一名班組成員,全員覆蓋;將班組成員家屬全部拉進微信工作群,讓家屬了解員工上班狀態,參與到班組安全管理中;開展班組內部評先樹優,每月對班組內出勤、生產、安全、小技小改、衛生清掃、設備維護等工作表現突出的員工進行表彰……
自主創新的管理方法成為配料甲班“戰斗力”十足的利器,也為配料甲班爭得了陜鋼集團“安全先進班組”榮譽。他個人也先后兩次榮獲陜鋼集團“先進工作者”。榮譽加身,更讓唐安軍認識到自己肩頭的責任和未來努力的方向,在當好班組“領頭羊”的決心驅使下,他義無反顧地扎進配料生產的一線工作中,讓能力和實力在他身上更加凸顯。
“王飛,配1#帶1#倉下料有異常聲音,1#倉停用,趕緊切換到2#倉,”“收到!”正在進行設備巡檢中的唐安軍敏銳的察覺到了設備的異常,并立即給出了指令,第一時間聯合崗位對1#倉進行排查,發現1#倉內襯板脫落,卡在下料口處,維保在進行切割作業時感嘆到:“如果再晚發現幾分鐘,極有可能會劃傷皮帶,造成生產事故。”
隨著大流量生產對配料設備帶來的壓力,各料倉口偏小與生產需求不匹配的劣勢逐漸凸顯出來,為了保證安全生產,唐安軍提議把下料口改裝加大,再給下料口加設檔板,有效避免了堵料情況發生。但下料口改造后同時帶來了衛生量的加大,為了減輕崗位上的勞動強度,唐安軍自費購買了皮帶清掃器設備,安裝在配1#、配2#皮帶機下方,實現了皮帶運行過程中自動清潔皮帶工作面,不僅在現場衛生保持上功不可沒,更有效提升了皮帶機的使用壽命,為降低設備成本立了大功。
從普通員工到優秀班長,從毛頭小伙到而立之年,唐安軍扎根一線11年,把一線當作日夜鏖戰的“熔爐”和創新創效的“平臺”,用樸實的行動詮釋著工匠精神,用最執著的堅守綻放了奮斗者最耀眼的光芒。(漢鋼公司燒結廠 王 佳)